秋冬空污季來臨, 三原則判斷今日是否適合外出運動

2021/10/30

空氣品質好就是空氣污染物濃度低

環境工程業內有個英文玩笑 “ Dilution is the solution to pollution.”翻譯成中文是“稀釋是污染物的解決方法”,這是調侃在這門專業領域處理的數學計算、工程問題、科學分析等等這類複雜問題後,得到的解決方法往往跟簡單的加水稀釋差不多。

話雖如此,稀釋還是有道理的,如果一定量的污染物能擴散的範圍大,那在此範圍的濃度就小,對人體的影響就小。此濃度對人體影響的概念,就跟喝酒一樣。同樣330cc的量,台灣啤酒(酒精濃度3.5%)就不太醉,體重頗重的人甚至可能還測不到;但威士忌就不一樣了,330cc酒精濃度40%,有些人喝了可能想叫救護車了。污染物跟酒精一樣都能當作被人體攝入的化合物來看,也就能用攝入濃度初步判斷影響程度。

 

以空氣污染來說,究竟晨跑好?還是晚跑空氣好呢?

熱脹冷縮,密度低的熱空氣向上,冷空氣向下,各位可以實驗看看在冷氣房裡舉手用力一跳,在房間內頂部空氣時常是熱的。溫差是比較出來的,夏天地表溫度高於冬天地表溫度,所以更能加熱空氣,使地表空氣與高層空氣的溫差大,因此更能對流,擴散範圍也就因此增大。

所以冬天空氣品質差,是因為空氣對流的範圍小,污染物的傳輸就會被困在小範圍裡,因此濃度變高,對人體影響相對大。同理,日夜也有溫差,所以一天中太陽尚未升起時的清晨,因為來自太陽被地表吸收的輻射熱得到最大的散熱時間,地表能加熱空氣的能力低,對流不旺盛導致污染物能傳輸的範圍小、濃度高。如附圖所示,就能很直觀的看出濃度的約略變化。所以夏天豔陽高照時是空氣污染物最能被自然條件稀釋的時候。

室外運動哪個時間點空氣品質最好-08.png (135 KB) 室外運動哪個時間點空氣品質最好-07.png (150 KB)

天豔陽高照時,大家來運動?

上述總結,外出運動當然是夏天頂著大太陽,中午出去跑步空氣品質最好? 這是開玩笑的。怕還沒享受到好空氣,自己就先中暑送醫院了。現實來說,比起每天需要運動的可能,空氣品質改善是漫長的,依台灣目前的空氣品質現狀身為小老百姓我們可以怎麼做?

首先,不太建議在馬路上跟著汽機車這些移動污染源路跑,而且不只有汽機車廢氣,還有揚塵問題,有些跑友甚至會調侃,在有車輛的馬路邊路跑,就像是人體空氣清淨機。對於需要運動的民眾,給出一個原則,兩個場地選擇建議。

  • 原則:汽機車就是道路主要排放源(0-線源),包含汽機車經過時的揚塵,需遠離不直接呼吸。
  • 建議一:到人煙稀少、人類開發程度相對低的地方,再打開臺灣環保署APP「環境即時通」查看一下當地的空氣品質現況。畢竟在臺灣空氣污染物也很有可能跨區傳輸,白話講就是其他地區或國家的空污被風吹過來。
  • 建議二:遠離道路、減少暴露在空污濃度較高的地方。倘若自家附近多是車流繁忙的道路,那在有空氣清淨機的室內跑跑步機,是個比較好的選擇。

 

掌握三原則,簡單判斷今天戶外空氣品質是否適合運動

圖片1.jpg (20 KB)

首先我們要明白,環保署的測站分別有中央、地方、大型事業、特殊性工業區、空污感應物聯網,並不一定能反映我們隨著道路跑步時,這麼接近排放源的情況。以覆蓋率最高,全臺灣有9250覆蓋點的物聯網監測站為例,用路人路跑的尺度來看,覆蓋率其實不能很真實的反應行人接觸的情況。(以下為物聯網測站)現今台灣空污管制的制度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目前僅依照濃度管制、總量管制邏輯發展設置,這是不夠的。需要往方向往民眾健康風險的方向來制定法規與設置小型簡易監測設備。因為空污的來源甚多,不僅要做到管制污染物排放,也需要以民眾的角度,提供相關資訊,以幫助民眾能做到自己的健康管理。

圖片2.jpg (87 KB)

 

以下提供三個原則來判斷今天空氣是否適合大口呼吸:

原則一、如果今天能見度不佳,可以用濕度初判今天的空氣品質:
雖然環保署的空污測站不一定到處都有,但我們還可以配合用肉眼做粗略的判斷。如果戶外空氣看起來髒髒的,該怎麼判斷才好?先上網搜尋當日的相對濕度。
但請注意,能見度及相對溼度僅能作為粗略的判斷,而且有空污也不見得有異味。因此人的感官判斷很容易失準,所以最好還是配合環保署APP「環境即時通」,觀看當地AQI質是否適合外出。

室外運動哪個時間點空氣品質最好-01.png (181 KB)

圖片3.png (1.77 MB)天氣晴朗且空氣品質良好時可清楚看到 101 大樓

圖片4.png (617 KB)當雲層偏低、水氣較多,空氣中的霧影響能見度,無法辨識 101 大樓

圖片5.png (191 KB)當沙塵 / 霾害影響時,亦使能見度降低

原則二、避開車潮、施工:
為什麼要避開車潮?

原則三、把握雨後的空氣,但小心地滑
降雨洗除作用丨因降雨,大氣中的空氣污染物會隨著雨滴降落而洗除或被雨滴吸附,但空氣污染物濃度降低程度仍會受降雨強度、降雨延時、風速或附近有無污染排放等因素而定。另外要提醒,因為空氣污染物會被雨滴夾帶、溶解洗除,所以剛下雨時的前期雨水要盡量避面身體直接受淋。

圖片6.jpg (15 KB)

 

參考資料:台灣環保署
參考資料:台灣環保署DoEnergy-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