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思庫丨台北場精華問題

2022/04/01

2021 年 9 月,世界衛生組織(WHO)15 年來首次更空氣品質指南,比起2005年發布的指南,更加嚴格。同時也說明,直至今日,每年有700萬人口死於空氣污染,全球每年有數百萬人因空氣污染的問題而死亡,在亞洲地區更為嚴重,空污帶來的健康威脅不容小覷。

本次我們邀請到:
前環保署副署長丨詹順貴律師
環保署空保處丨蔡孟裕處長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丨趙家緯博士
台大風險中心丨王瑞庚博士後研究員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曾丨虹文副秘書長
荒野保護協會丨黃嘉瑩女士。

本場座談是以產官學界專家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讓法條不再只是文言文,帶領民眾從各個面向深入了解北部目前的空污問題。
● 空污法修法到底修了什麼?  ● 政策與我們有什麼相關呢?  ●公民能如何共同關心空污議題?


2018年空污法修法之後,台灣在空氣污染的管理方面有哪些變化
詹順貴律師在擔任環保署副署長時期也有參與法規的推動,在本次論壇中跟蔡孟裕處長都有分享修法歷程。

環保署空保處蔡孟裕處長:「107年八月一號空污法修法之後,給我們很多很多的政策工具,原本一開始盤點後有一百二十幾個子法要修,後來變成是大概八、九十個,也跟各位報告,修到昨天為止,九十九個已經公布了」。
圖片3.png (868 KB)

 

開放資訊如何促成公私協力、共同驅動企業轉型?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曾虹文副秘書長長期致力於環境NGO工作,並分享環境團體為何在環境政策的推動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與

曾副秘書長:「在2015年,我們在要求資訊公開的時候,我們推不動;那時候確實就是說,連違規記錄都說是這個企業營業秘密,我們光這件事情就推了一年半,我們在環保署、在督察總隊裡面,還有在國發會的場合不斷地在提這件事情,為什麼有公開的必要,當時就有很非常多荒謬的理由。」

「每一場公聽會我們都在現場。我們看到的是業者的反彈,那種感覺就是,業者是說“好啊,你環保署要管我啊,那我們就出走啊。” 只是叫你裝個監測設備而已,哪有那麼嚴重。這是我們親眼看到的事情,所以如果沒有民間團體幫忙發聲、發言、讓業者知道還有其他的聲音。」
圖片1-1.png (1.08 MB)

 

環保、永續和自然環境維護品質高是個兆元產業?
因為空污造成死亡而促成環境社會運動

王瑞庚博士:「這個小女孩是因為倫敦二氧化氮的濃度太高,所以在2013年時,反覆進出這個急診室、加護病房最後死亡。這個引起倫敦政府、民眾很大的注意。於是就開啟了一個社會運動…」

「環保其實是兆元產業,環保署之前推行14+N跟空污法那段期間的研究,研究替我們剩下多少健康錢,是兩兆五千億,這個數字可以發20次的五倍券,個數字還可以做三輪的前瞻基礎建設。」
圖片2-1.png (663 KB)